过去一年里,佛山市博物馆社教品牌活动质量不减,内容持续更新,推出了一系列立意深刻、形式新颖的公益社教活动,包括“佛博坊”活动、“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非遗传承活动、博物论坛等,带给公众全方位、独特的参观学习体验,收获一致好评。
2023年,佛山市博物馆社教活动内容延续高质量的同时,发挥新创意,在活动形式、覆盖面呈现上做出不少新尝试。其中,关注老年群体精神文化需求是一大创新点。
老年人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对象,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公共文化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任务。随着慢慢的变多“银发族”走进博物馆,市博物馆在2023年关切老年群体的科普教育,在服务、活动策划等方面不断谋求创新,以老年群体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开展多渠道跨界融合的敬老活动,以满足更多老年群体的需求,丰富滋养着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此,市博物馆携手佛山市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面向老年长者群体开展的送爱心社教活动——“享文博·乐生活”关爱长者系列活动,聚焦老年人群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将佛山非遗、民间传统文化以趣味活动的形式带进养老院,让他们也能享受到同等优质的公益文化服务。2023年11月28日,首场活动在佛山市颐养院举行。在活动中,国家级非遗项目佛山狮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黎婉珍与黎家狮第六代传人周嘉欣走进市颐养院,为院内长者带去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狮头装配体验活动。
“活到老,学到老”,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在博物馆里老年人也能享受皓首穷经之乐。2023年11月23日,“博物论坛”首次走入佛山市健翔护理院,以“佛山历史背景和文化与非遗”为题开展主题讲座,为一众老年人、医护人员讲述佛山根深叶茂、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和人文典故,带大家领略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2023年5月,市博物馆围绕当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开展了共计4场主题活动,包括中式插花体验、手绘麻布手提袋体验、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剪纸体验、健康太极体验,为老年群体等送上生动有趣的体验活动。
与“坐在摇椅上躺着”的刻板印象不同,如今的老年人退休生活很精彩,也有了更多的精神文化需求。为适应此趋势,市博物馆积极探索为老年群体提供更丰富的文化选项、更优质的文化活动和更暖心的文化服务,不断的提高老年群体获得感幸福感,激发释放老年群体精神活力,让他们享有更优质的晚年文化生活。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一件件文物记载着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始终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传奇。
为加强市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让展品、文物活起来,市博物馆在提升体验感、沉浸感和吸引力上下功夫,开展了“民间传统文化进校园”、“博物论坛”走进校园、“佛博课堂”系列活动等,将博物馆资源送到校园里、放到平日里,让学生真切感受具体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增加了社教的广度和厚度。
为向青少年普及我国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和佛山当地传统民俗,市博物馆开展的“民间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启了深度校本课程的新模式。2023年2月至6月,市博物馆与澜石中学、非遗传承人三方合作,开展佛山剪纸、佛山木版年画系列课程,学生在传承人的带领下深入学习和了解佛山剪纸、佛山木版年画的制作全过程,发挥自身创意,用剪纸和木版年画制作衍生周边文创(如剪纸纹样的扇子和帆布袋、用木版年画印制的纸袋),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佛博课堂”系列活动以馆藏文物精品、文博知识为依托,配合创意手工和互动,用轻松愉快的方式体验带领青少年学习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2023年的“馆藏精品瓷器赏析”专场活动分享了馆藏瓷器中的广彩瓷与青花瓷,让学生体验手绘瓷器;“民国烟画里那些有趣的事”课堂介绍了馆国烟画中所描绘的百年前市井民生,让学生体验抽文创烟画盲盒的乐趣。
如果国宝会说线月,佛山市博物馆联合南海区桂江第二初级中学举办“如果国宝会说话”暨历史文物仿制大赛活动,鼓励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自主创作,以此拓宽他们的视野。学生在现场感受文物魅力,倾听历史回声,共同见证了一件件“仿制文物”背后的故事和精益求精的工艺精神。
青少年不只是博物馆的观众,更是文化和科学的传承与发展者。为此,市博物馆展开了多次“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从多维度全面认识佛山历史背景和文化、了解优良历史传统、品味佛山魅力,在不断赋予文物新的生命力和时代内涵的同时,也努力让博物馆真正成为学生“行走的课堂”。
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守护者和传承者,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博物馆在过去的一年里,不停地改进革新和探索发展路径,组织并且开展了多次以佛山非遗为主题的活动,让佛山非遗文化渗透和融入群众工作、学习与生活。
“成长体验营”系列活动便属其中之一。2023年7月15日至30日期间,该活动持续3个周末,共计开展了11场。这是市博物馆在寒暑假期间面向青少年学生开展的佛山非遗体验活动,包括佛山剪纸、佛山狮头扎作、佛山木版年画等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的手工体验,以及咏春拳、蔡李佛拳等传统体育类非遗项目的学习体验等,让学员在体验中学习到佛山武术的相关知识,感受佛山武术的精髓与奥妙。
跨界融合是2023年市博物馆在非遗传承上的一次大胆创新与尝试。在2023年5月举行的“2023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非遗传承活动中,除了对外开设传统工艺类的非遗项目课程,市博物馆注重增加表演类项目课程,在曲目和演奏形式、传播渠道上创新,将流行元素融入演奏。为此,活动特邀龙舟说唱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广、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何狄强授课,把表演类项目和传统工艺类项目跨界融合展示,通过更为“年轻化”的形式展现表演艺术效果。
丰富多彩的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融相通,成为群众欢迎的“潮流”。在2023年秋色巡游中,佛山非遗元素璀璨绽放。主办方与花车扎制传承人设计出了长6米、宽3米的动态创意花车。花车用花园的概念,把佛山本土非遗项目比喻为繁花似锦的“非遗百花园”。此外,设计者在车尾设置了一朵巨大的木棉花,在花蕊上放置了两块大屏幕,用投影机播放了“2023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非遗传承活动情况的影像资料,匠心之作引得观众连连惊叹。
非遗的每一次精彩亮相、每一次引人注目,既是人们对技艺之美、匠心之美的再认识,对传统之美、生活之美的再感知,也是感悟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市博物馆通过非遗项目展示展演、现场教学等方式普及非遗知识,让群众体验传统民俗文化,推进非遗保护的发展。
社会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之一。在过去的一年里,佛山市博物馆为不断的提高社会教育功能的丰富性、生动性,在传统参观讲解、研学等活动基础上,结合佛山本土文化特色,积极探索出具有岭南特色的社会教育形式。
接下来,市博物馆也将探索更多种模式,以更为丰富的活动内容、创新的活动方式,扩大文化供给的覆盖面,增强文化供给的精准度,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效,助力佛山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