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技艺”变为“指尖经济”,带动一大批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近年来,各地振兴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生活富裕。在贵州,刺绣等传统民族工艺在各方扶持下,不断提质升级,产业化道路越走越宽,“指尖技艺”转变为“指尖经济”,成为带动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的重要渠道。
贵州是劳务输出大省,常年外出务工人员接近900万人,其中妇女不在少数。贵州也是多民族聚居地,仅世居的少数民族便有17个,民族文化绚烂多姿。
如何依托现有资源,帮助更多妇女就近就业创业,带动其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2013年7月,贵州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以刺绣、蜡染和民族服装服饰为重点,强化传统民族手工艺保护和传承,推进传统民族手工产业与妇女事业同步发展。
此后10年间,“锦绣计划”陆续培育妇女特色手工企业和合作社1300多家,带动近50万名妇女就业创业,创造产值超60亿元。日前,记者深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采访调研,透过一家苗绣工坊的成长壮大,观察“指尖技艺”转变为“指尖经济”的全过程,见证“背着娃、绣着花、挣着钱、养着家”的渴望化为现实。
门坊右上角,苗族铜鼓傲然挺立;两侧石柱上,人物图案点缀其中……这是一家苗绣工坊,在黔东南州施秉县几乎家喻户晓。
推门而入,一阵“咚咚咚”的声响传来,那是工人在用织坊机器锤布。左转直奔绣坊,只见绣娘三五成群围坐一圈,哼唱山歌,飞针走线。曲调时而低沉婉转,时而高亢悠扬,似乎映射着工坊的发展曲线。
“刚跟客户谈完订单,真是一刻不得闲。”扎着头花,穿着绣服,戴着银饰,一脸笑容地快步迎来的是工坊负责人龙禄颖。在她看来,从最初买卖绣片到如今建成集研发、生产、销售、培训等于一体的非遗工坊,各方扶持至关重要。
时光回到2000年。做过酒店服务员、进工厂当过女工、干过仓库管理员,在外打拼15年的龙禄颖,见证了大都市的发展。反观自己老家,唯一明显的变化只是用上了电灯。尤其是,村里的姐妹没固定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守着刺绣技艺却赚不到钱。想到这些,她毅然决定返乡创业。
“在施秉县,绣片很受游客欢迎,肯定藏着不少商机。”头脑活泛的龙禄颖立马做起买卖绣片和服装的生意。果不其然,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几乎年年稳赚。眼见发展势头超出预期,她渐渐萌生生产销售一手抓的念头。
2006年,辗转几个村寨,最终选定8名绣娘为固定工,又将自家房屋的一楼改做门面,龙禄颖的苗绣工坊正式营业。从寻客户、找订单到买线材、忙生产,她一个人背负着工坊的日常运转。
当时有一批外地订单,要制作手提袋上的小鸟绣片。考虑到样品只有大致轮廓,龙禄颖先让3名固定工打个样。没几天工夫,不一样的颜色、姿态各异的样品摆在了龙禄颖的面前。她连连赞叹绣娘手巧,没有片刻犹豫,随即分配任务。
“一次要做200个,单凭固定工,加班加点也忙不完。我们只好临时挑选五六十名绣娘,让她们领料加工。”两周后,看到完工的货品,龙禄颖心里咯噔一下,“线条有的平滑有的粗糙,更不可思议的是把小鸟绣成2个脑袋、6个翅膀的,各种花样都有。结果,超半数被认定不合格,只能重新赶制。”
这次遭遇点醒了龙禄颖。绣娘们的刺绣技法各有差别,对图案和色彩的理解因人而异,未经系统培训,仅凭一张绣片、两根绣花针和一堆绣线,难以实现标准化生产。
“‘锦绣计划’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开展大规模培训,从技艺、实操、营销、设计等方面,提升绣娘的文化渊源和现代设计理念,完善人才队伍建设。”贵州省妇联妇女发展部副部长陈莉丽介绍,省妇联牵头,联动其他部门单位,定期在全省范围内筛选工坊、合作社或者企业,以资金补助、项目扶持等方式,培养一批知识水平高、艺术修养好、专业技能强的民间妇女手工艺传承人。
2013年以来,在施秉县妇联、工信局、民宗局等部门支持下,龙禄颖得以在周边苗寨开展培训。仅订单式培训,每年即可覆盖二三百人,获得补助资金超过20万元。目前已覆盖3个乡镇8个村寨,累计培训2660余人。“我们到周边村寨建立锦绣工坊,再派员工前往培训,同时收集绣娘的绣法、技艺等信息,分类造册,为潜在的用工需求做准备。”
“2021年以来,围绕基地建设、绣娘培训等工作,县工信局帮助龙禄颖的工坊争取到500余万元的资金支持。”施秉县工信局副局长秦龙表示,2019年工坊又通过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证,获得50万元的资金支持。
为进一步开拓市场,在贵州省商务厅组织安排下,龙禄颖连同其他非遗传承人、手工坊负责人一起,经常组团到国内外参展。凭借精美的做工、独特的设计,销路日益畅通。“过去是拿着绣片找买家、等买家,现在都是买家上门求购,关键是绣娘的技术更规范,好产品才是硬通货。”龙禄颖说。
时至今日,龙禄颖已经带动1297名绣娘就业,工坊年产值从最初的几十万元增长到现在的2600余万元,成长为全省传统民族手工产业的龙头。
在龙禄颖的苗绣工坊,48岁的潘秀兰是最早的8名固定工之一。“苗族妇女差不多都会刺绣,属于家庭式传承。但苗绣绣种很多,村寨之间甚至河边跟山上,绣法就有明显差别。”在潘秀兰的观念中,构图协调、绣法精巧最为关键,这也是龙禄颖看重她的原因。
初到工坊,潘秀兰跟着龙禄颖学习、打磨刺绣技艺。随着政府扶持力度慢慢的变大,绣娘们有了更多参与培训的机会。
“除了在家门口培训,我还跟20多名绣娘一起飞到上海,学习了一个多月,开眼界长见识。”经过多番培训、比赛和推荐,潘秀兰成功通过中级工艺师认证,工资也从每月1000多元涨到近4000元。她的经历极大调动了绣娘们参加培训、提升技艺的热情,“工坊是订单式生产,既要保证刺绣技艺水平,又要讲究标准规范,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得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
如今,潘秀兰从学员变成讲师,每个月都给绣娘们上课、培训。工作之余,她继续钻研,为通过高级工艺师认证做准备。
“我们根据刺绣技能,把登记在册的1297名绣娘分成三个等级。”龙禄颖介绍,像潘秀兰技艺水平高,具备一定的创新和设计能力,属于高级绣娘。尽管这类绣娘少,但都是从初级绣娘成长起来,发展空间是畅通的。
除了个人发展有路径,能照顾家庭也吸引着不女放弃外出务工,来到龙禄颖的苗绣工坊上班。邰板海就是这里面之一。
邰板海的丈夫长期在广东务工,有一年过完春节立马返岗。刚坐上火车,女儿的电话就到了。“爸爸,你何时回来?是不是又不要我了?快点回来,我开始想你了!”听到9岁女儿带着哭腔,电话那头只能尽力安慰。
这一幕,邰板海看在眼里,疼在心中。“原本打算跟丈夫一起去广东,为了女儿只好作罢。”据她观察,仅在施秉县城关镇城南社区,10户家庭里至少有七八户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很常见。尤其是留守儿童,性格相对内向,很难跟同学玩到一块儿。“有段时间,学校老师打电话反映,说我女儿不爱跟小朋友说话,特别没有安全感。”
为尽可能做好陪伴,邰板海每天接送女儿上学,回家做些可口的饭菜。闲暇之余到工坊上班或者领料加工,按照计件标准,一个月能挣3000元,贴补家用绰绰有余。
现在一到晚上,女儿会准时同远在广东的爸爸打视频电话,分享吃了啥好吃的、学到啥新知识,弥补彼此不在身边的缺憾。“有了苗绣工坊,家门口就有了工作的机会。现在,我身边不女开始陆续返乡,留守儿童也变少了。”邰板海说。
不仅带动就业,还传承刺绣技艺,2019年,龙禄颖的苗绣工坊得到贵州省人社厅认定,成为技能大师工作室。截至目前已经培养出上百名徒弟。她们中已经有人创办起自己的刺绣工坊。
家住施秉县马号镇冰洞村的廖兰英,曾跟随龙禄颖学习刺绣,因为上手快、技术好,备受器重。
“她能干能闯,很有韧性。”廖兰英的那股劲头,让龙禄颖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经常引导、鼓励她创办工坊,闯出一片天地,“刺绣是个好产业,需要更加多人加入。”
在龙禄颖的帮助下,廖兰英成功创办工坊,从事苗族服饰、刺绣等产品设计、开发、生产、销售,还在县城搬迁安置点设立手工车间,以“公司+绣娘+订单”的模式,带动300余名苗族绣娘在家门口就业,为传统民族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贡献力量。
“刺绣用的布匹,要用到蓝靛染色,也能带动老百姓发展相关产业,甚至还能实现文旅融合。谁能想到一门手艺有这么强劲的带动作用。”龙禄颖笑言。
去年10月19日,由贵州省妇联牵头,在省锦绣计划实施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支持下,《贵州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十四五”发展规划》对外发布。
“我们牵头组建编制工作组,历经半年时间,深入全省9个市州开展实地调研,走访了50多家工坊、企业,同手工坊负责人、非遗传承人、企业管理者等座谈沟通,了解情况。”陈莉丽认为,规划聚焦妇女特色手工产业发展实际,是推动未来五年“锦绣计划”高水平发展的持续探索。
相较于2013年8月印发的《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的意见》,规划明确智慧锦绣、数字锦绣、金融扶持及产学研结合等内容。这同龙禄颖苗绣工坊的发展轨迹十分契合。
2018年以前,龙禄颖一直拿自家木房当工坊,从最初的一楼扩大到二楼、三楼,客厅、餐厅变成生产车间、培训场地。奈何工坊发展势头迅猛,600平方米的场地终究有限。
2018年在城关镇桃子湾园区,她争取各方支持,建成一座面积3800平方米,分设绣坊、织坊、染坊以及体验中心的新工坊。“我们申请省级绿色产业基金支持,从贵阳银行获得680万元的低息贷款,解了燃眉之急,为带动更多绣娘就业创造条件。”
“苗绣工坊普遍基础弱、底子薄,在成长中免不了遇到资金难题。规划明确引导金融机构进入‘锦绣计划’产业投资领域,探索建立金融支持锦绣产业的多层次贷款风险缓释和补偿机制,帮助更多相关企业规范提升、做强做大。”陈莉丽介绍,贵州银行创新推出“绣娘贷”“文企贷”等,对妇女创业开展金融贷款帮扶。目前全省累计扶持微型“锦绣计划”企业2680户,发放补助资金1.17亿元。
最近5年,贵州整合各级各部门资金,累计投入逾11亿元,有力支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正是得益于金融支持,不少工坊挺过疫情冲击,拥抱新的发展机遇。
“单纯做手工,成本高、见效慢,市场有点风吹草动就容易受影响,绣娘们的工作也不稳定。”大学毕业后,龙宇决心追随母亲龙禄颖的脚步,回到工坊担任运营总监。而他参与的第一个决策便是产品转型。
转型意味着风险,更离不开勇气。短短一年时间,母子二人辗转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考察各类产业,最终锁定室内装饰。
“非遗的文化价值、情感价值没变,需要改变的是使用方式,避免同生活脱轨,实现传统与现代、民族与时尚、手工与工业的结合。”龙宇表示,去年依托“锦绣计划”,工坊获得200万元的专项资金,采购机器设备,打造智慧苗绣基地,“装饰产品主要靠机绣,时尚设计作品则是纯手工。两者结合,以产品养作品,工坊的抗风险能力更强。”
围绕智慧苗绣,在省妇联牵线搭桥下,工坊同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合作,联合开展苗绣数字化的省级科研项目。
“基于工业互联网,将传统手工艺进行数字化改造,让设备和生产数据彼此交互,最终实现工业刺绣。”令龙宇信心倍增的是,机绣的生产效率能提升50倍,而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仅是手绣的1/10。随着研发的苗绣工业网络站点平台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工坊组建的设计师团队虽然分散在全国各地,也能让设计样本马上投入生产。
目前,龙禄颖的工坊已同省内外6所院校达成合作,涉及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教育培训、技能培训、课题研发等领域,仅去年就投入研发经费150多万元。随着短板逐渐补齐,工坊围绕民族特色下足功夫,先后打造出领带、披巾、苗族时装、壁挂绣片等系列品牌产品,同时配合线上线下销售,机绣、手绣订单均已排到几个月之后,给绣娘们吃下“定心丸”。
“提质与升级、设计与推广、产业与增收仍是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在加快建立健全织、染、绣等优势产业标准化体系的同时,还要创新探索东西部地区锦绣协作新模式,开辟拓展贵州妇女特色手工产业对外交流和向外发展的国际化通道。”贵州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晓曼表示,通过各方努力,力争在“十四五”期间,逐年带动妇女就业创业,让“锦绣计划”成为一项民心工程、发展工程、和谐工程、致富工程。
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以布为纸,如今,在黔山秀水、苗岭腹地,许许多多妇女正凭借一双双致富巧手,绣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本报记者 黄 娴 苏 滨)
2024年2月28日,新疆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